
齊魯網 2022-04-10 17:32 發表于山東
九曲黃河,在山東省東營市奔流入海。河與海交融激蕩,孕育出一片廣袤的三角洲;水與鹽此消彼長,導致這里的生態環境脆弱。由于海水侵襲等原因,這里80%以上的土地是鹽堿地。近年來,通過生態化利用和種業創新,鹽堿地長出了產量高、品種好的多種耐鹽堿作物。
打造鹽堿地農業創新高地,全力建設中國“新糧倉”——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后,黃三角農高區錨定的新目標。
昔日不毛之地,今朝沃野千里。今日的黃河三角洲,1.28萬畝的鹽堿地現代農業試驗示范基地上,相繼種上了黑小麥、藜麥、大豆等耐鹽堿糧食作物和苜蓿、燕麥等耐鹽堿牧草。近年來,示范區鹽堿地現代農業試驗示范基地好消息連連:黑小麥畝產900斤、藜麥畝產380斤,大豆畝產突破470斤,昔日“十年九不收”的鹽堿地展露新顏。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已建成鹽生植物種質資源庫,搜集本地和國內外糧食、飼草、藥用植物、果蔬等鹽生作物種質資源13科42屬89種,共計1.5萬份,為加快培育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打下了堅實基礎。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成立以來,各育種團隊初步選育新品系37個,示范推廣9.2萬畝,畝增效益15%至20%。東營市依托黃三角農高區,著力構建鹽堿地科技創新體系和鹽堿地農業標準體系,著力推動鹽堿地種業創新,著力突破鹽堿地產業發展,打造國家鹽堿地農業創新高地和鹽堿地綜合利用示范地,交出一張關于“鹽堿地農業”的高分答卷。
守護黃河安瀾,奏響發展強音。展望未來,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中,作為黃河入??谒诔鞘械臇|營,未來大有可為。新的征程上,答好“生態保護”之題、“鹽堿地農業”之題、“現代能源”之題及“安居富民”之題,加快把特色轉化為優勢,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乘勢而上、砥礪奮斗,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展現山東擔當、東營擔當,交出更加優異的山東答卷。(文/潘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