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一省省長的職務變動很少像郭樹清這樣引起大眾的廣泛關注。某種意義上說,一省長官的氣質與工作思路必然影響著一省的發展態勢。郭樹清主政山東的這4年,給山東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記?一個以郭樹清為代表的“改革派”官員又具有何種特質?他將要承擔的又是何種使命?為何“人人都愛郭樹清”?【詳細】
履新山東后,郭樹清一直努力改變山東的營商環境,進一步厘清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這其中,構建新型政商關系,提倡企業家精神,為企業背書,也成為其主政期間濃墨重彩的一筆。
郭樹清說,山東省的企業家最大的特點是“特別能吃苦”,提到在改革發展大潮中不怕失敗、愈挫愈勇的企業家,郭樹清感嘆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別強”。
長期以來,坊間以“學者型官員”和“書生”來評價郭樹清。這位學富五車的現任銀監會主席,以其儒雅的氣質,征服了很多人。他對經濟和文化關系的深刻認識,對東西方改革的準確把握,頗有見地,獨樹一幟。
國際歷史科學大會首次在亞洲舉辦就來到濟南,開幕式上,郭樹清致辭,寥寥千余字的講稿,將山東歷史文化、史學與當代社會演繹得妙趣橫生,引來陣陣掌聲。竊以為,其講稿拿到雜志發表,也不失為一篇優美的散文。
四年中,山東在金融財稅改革、簡政放權,收入分配、國企改革等多個領域都走在全國前列。作為“整體改革派”的改革者,郭樹清在山東的一系列改革具有更深遠的意義。
郭樹清任職山東的四年中,無論是深化預算制度改革、規范轉移支付、盤活存量資金,還是加強地方債務管理,山東財稅改革都邁出了重要步伐,公共財政更加成型。
郭樹清任職山東的四年中,無論是深化預算制度改革、規范轉移支付、盤活存量資金,還是加強地方債務管理,山東財稅改革都邁出了重要步伐,公共財政更加成型。
在郭樹清主政山東4年里,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規劃研究所所長劉德軍有過多次與之近距離的接觸。他認為,媒體對于郭樹清的“儒雅”評價非常精準,朝野的好評如潮以致形成“人人都愛郭樹清”的語境自有其淵源。這既是對他人格魅力的肯定,更是對其主政能力的認可。
在劉德軍看來,這些設計和數據證實了郭樹清在打造山東軟環境上的重大突破,他讓山東的官場風氣變得更加活躍,這是他給山東留下的寶貴財富。
在劉德軍看來,這些設計和數據證實了郭樹清在打造山東軟環境上的重大突破,他讓山東的官場風氣變得更加活躍,這是他給山東留下的寶貴財富。

郭樹清上任不久,就為山東省大部分城市標配一名“懂金融”的副市長。在金改大潮下,山東全省17市已至少有13位來自金融系統的副市長走馬上任。其中有的曾任職“一行三會”,也有來自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等。


